当前位置:巧家新闻网 >> 政务 >> 理论调研 >> 新闻详情

浅谈新课改模式下的教育教学管理

2018-09-28 15:45编辑:姜连聪

巧家县第三中学   李永彪

摘要:新课程改革是当今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怎样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科学地组织和实施教育教学管理引发了当代教育界的思考与讨论,也产生许多著名的教育教学流派。本文从教育教学管理和课程教学实施两方面对新课改教育教学管理的实施进行讨论与探索,力求服务于当下的教育教学。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教育教学管理   课程教学实施   教学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经济的进步,传统教学的陈旧模式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教育教学由传统教学模式所关注的学生成绩转向新课程改革所关注的学生素质发展,这必然要求在此种背景下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必须做出巨大改变,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与要求,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江苏泰兴的洋思中学模式与山东杜郎口中学模式,这两所中学开创了现代中国教育的新局面,特别是山东杜郎口中学模式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颠覆性的变革,取得优异的成绩。这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批判,也是对教育教学进行了思想重建。通过我的实地考察与学习,结合我校实际,特从以下两方面作出论述:

一、教育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与教学实施是教学工作中两个有机统一的环节。管理的科学化和精密化直接影响教学实施的高效能,新课改的教学管理应呈现出以下特点:

1、一体化、精细化的管理。

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主要以粗放型的管理呈现,这存在的弊端是宏观的把握完整,微观的精细化不够,实践操作有很大回旋空间。正是这种大回旋空间使教育教学管理存在盲区,甚至衍生懒教师和懒学生的无为现象。我认为新课改下的教育教学管理流程应呈现出一体化,每个管理的细节都围绕学生的养成教育实施,并且有较完善的监督评价体制。管理细则的精细化,学生的起居、课间纪律、两操、出行体制应形成特色。比如,学生列队从食堂到教室的路上可以背诵古诗文名篇来展现校园的人文风采,学生格言展示等可以彰显管理细则的精细化,学生课堂展示后的卫生保持清洁工作与学生德育工作结合也可以体现管理一体化,精细化带来的高效能,而不是把课堂教学展示与德育工作割裂。

2、管理细则实施过程中的适度倾向性与指向性。

管理细则的中庸,往往是秩序无序的根源,瞻前顾后,照顾过多的因素或者一概论只会导致一事无成,成为和稀泥。我认为对学生的日常生活的规章制度以及教师的职责都作出清晰、有责可察、有责可追的规定,有的甚至可近似苛责,但这可以带来了校园面貌的严整,各项工作得到切实、及时的开展。如规定学生的作息时间,养成习惯教育制度考核及教师的教学纪律规定,都应有很强的指向性和针对性,并且形成习惯,良好习惯成就良好的学风与校风。

3、职能管理的针对性

新课改背景下,上至学校领导,下至普通教师,每一个教师都应是管理体制的终端。与之相比,传统教育教学管理的责任职能追究到最多到班主任,其他科任教师就变成单一的自己教学任务的实施者,忽视了参与学生管理的重要性,进而出现一些科任教师的难以正常开展教学的情况,或者是出现情况,等待班主任来处理的消极行为。这样就形成了班主任紧、科任教师松的不良循环,导致学生只敬畏班主任,漠视科任教师现象的产生。因此应对每个不同职能的教师都作出职能细化,操作实施与评价都应有很强的针对性。例如,各分管责任人,年级主任、宿管各施其责,有机整合。

4、评价体制从团队合作入手

传统的教育教学评价是以个人评价为核心,这也是关注学生的个人成绩的应试教育决定的,教师不谈合作,怎要求学生合作学习,新课改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应从团队考核开始,着重考核团队的合作效能。例如,期末测评可不针对教师的个人成绩,只针对同学科合作教师的总体成绩评价考核。这样,容易形成积极的团队合作意识,形成结对帮扶,达到团队共同提高。若有消极者,也容易被团队所带动,或者被淘汰。相反,还有很高的积极性。为了配合这种团队合作,学校也可每半期都进行班级重组,铲除个人主义意识产生的土壤,提倡团队合作,团队提高的竞争意识,达到资源最大程度的优化。

5、管理策略的强势推进与及时反馈

任何管理策略都要落实到实处,才会产生高效能。杜郎口中学对管理策略实施进行了强势推进。从学生课间操统一的服装到教师定时交流等都体现这一原则。在课程改革实施的背景下,新模式的生成方面强势推进尤为重要。在强势推进的同时,注重过程的演变,并作出及时反馈,及时完善。各部门管理职能强势推进呈现出有机统一,协同作战,环环相扣的机制,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课程教学实施

新课改所有管理工作都应指向课堂教学。新的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实体呈现。

1、多种理论支撑课堂教学,以一种教学模式呈现,且能做到有机统一。

杜郎口教学模式中的课堂多数以预习 → 展示 → 反馈的组织原则进行。在授新课时,教师首先出不学习目标,然后根据教学目标布置预习任务,再课堂展示学生相互评估,最后反馈。根据目标开展预习的过程到展示的过程,这是目标教学法理论与尝试教学理论的有机整合,学生展示后的相互评估,达到了尝试教学理论倡导的“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的观点。反馈环节中的小组合作、探讨,能提高学生表达、沟通的能力,异中求同,解决分歧的能力,这正是合作学习理论的体现。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我认为我们可以在课程安排这一环节体现,如专门安排固定时间的预习课,或者是课余时间。彻底否认预习在教学中的作用是片面的,洋思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只不过是把预习放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实施,实现“先学后教”的模式。

2、榜样课程的实施

传统教学中“五环”要求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应拓展,应把把示范课、过关课和跟踪课实行制度化。学校领导班子上好示范课,骨干教师上好过关课,学校领导做好课改的跟踪评估检查。这种管理模式才能在推进课改的过程中形成链式反应,巩固新的教学理念的实施。

3、夯实集体备课,有效的整合教师资源

固定时间的集体备课是新课程改革下教学开展的重要环节,首先由主备课教师提供备课稿,然后提供给备课组成员讨论,备课组成员教师根据自己的各种情况,提出修改意见讨论,然后统一意见,形成统一的要求开展课堂教学,这不仅避免传统教学中教师天天抄教案,年年抄教案的陋习,而且给予教师更多思考改进的时间和空间,也提高了教师的团队合作意识,激发了教师参与新课程教研教改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统一的进度与要求给及时测评与反馈提供了统一的标准。

4、及时评估,反馈原则。

传统教学模式中最薄弱的环节就是课堂教学与评估反馈脱节,导致教学效果低下,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得不到及时的调整与提高。我认为可成立课堂即时测评考核组。课堂即时测评考核组成员可由同学科教师担任。由于采用集体备课,统一了进度与要求,课堂测评考核组对学生在课堂上所学进行及时考核,并且及时反馈,考核的方式是在课堂中即时、随机的抽取学生当场考核,这对学生的课堂学习知识的效率做出及时的反馈,有利于下节课调整课堂教学目标,安排学生的学习进度。

5、建立完整激励机制并长久实施

新课程改革代表的是教育教学发展的新方向,完整的激励机制应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元素。因为这是新课程教育教学效果的催化剂,影响新生教育教学模式的推行与实施。传统教学往往忽视对学生建立完整的激励机制,并且长久实施。这也是传统教学缺乏活力的关键原因。杜郎口中学是一所乡镇中学,而她的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课堂表现的积极性完全可以媲美、或者是超越一些大城市的中学生。在我们以往的印象中,乡村中学生大部分是胆小的、腼腆的,不爱发言的。七年级学生刚进杜朗口中学的状态和我们普通中学没多大区别,而特别在于杜郎口中学采职激励机制,特别物质激励的长久实施。如积极发言奖予免费午餐和晚餐券,发言次数不及格扣罚用餐次数等。从入学第一天,就贯彻这种习惯培养。

总之,新课程改革是一个待完善、成长的科学建构,我们需要用时间与思辩的方法去科学的学习、领悟、探索这种动态发展的模式,结合实际情况,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态度学习、应用、创新才能有所得。



参考书目:

1、《现代教学论》  赖志奎主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1.9

2、《杜郎口密卷》 徐立峰编著 现代教育出版社  2012.3

3、《教育学----新课程教师培训》  詹瑜编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2

4、《崔其升----杜郎口经验》  崔其升   中国当代教学流派  2012.6